时间:2025-08-28 12:53:34
作为当地较早成型的葡萄种植基地,绿丰采摘园的成长轨迹,正是伊敏河镇特色种植产业崛起的代表。2005年,孟庆春一家率先“吃螃蟹”,引种耐寒葡萄品种。北方高寒气候是绕不开的坎——低温冻伤幼苗、霜冻摧毁果实,光是越冬防护就成了头号难题。夫妻俩白天泡在园子里观察土壤变化,调整肥料配比,夜里翻查资料,琢磨修剪枝条的火候。
“光葡萄越冬这一项,前几年就没少走弯路。我们现在有11个大棚,有葡萄、西瓜、哈密瓜、白兰瓜、草莓、柿子等,柿子有八九种,葡萄有七八种,哈密瓜三四种。”孟庆春的话语里藏着岁月的印记,每一株苗、每一颗果,都浸透着一家人年复一年的起早贪黑。
“现在销售根本不愁,规模还在慢慢扩大。”孟庆春笑着说,每到成熟季,周边游客总会循着果香而来,采摘园早已成了当地特色农业点。
一花独放不是春。绿丰采摘园的成功,像一颗种子落在了伊敏河镇的土地上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农户受到鼓舞主动加入到特色种植的队伍,草莓、小番茄等果蔬采摘园,各类蔬菜大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共同绘就了一幅多元发展、生机勃勃的产业画卷。
从一株葡萄藤扎根结果,到一片大棚连缀成景,伊敏河镇的农户们用奋斗的汗水,让特色农业的“藤蔓”不断延伸,结出了属于小镇的丰收果实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的动力。(邢玉茹、刘恒岐)